已有5成顾客经过互联网购买过稳妥,而这其间90后喜爱理财,70后和80后则更“惜命”。11月24日,元保、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讨院我国稳妥与养老金研讨中心联合凯度集团发布了《2021年我国互联网稳妥顾客洞悉陈述》(以下简称《陈述》)。
《陈述》显现,传统线下网点和稳妥代理人依旧是首要购险途径,但已经有5成顾客经过互联网购买过稳妥,高学历、高收入、高城市等级的“三高人群”更认同互联网稳妥,过线上途径购买稳妥的份额更高。这主要是源自“三高人群”对互联网更为了解、更重视产品性价比而非品牌自身、对自主挑选有才能、有决心。
由于平保费较低,互联网稳妥全体保费规划在稳妥职业总保费规划中的占比并不高(2020年缺乏10%),但从趋势上看,顾客经过互联网购买稳妥的志愿已升至70%,而在传统途径的购买志愿降为86%,两者距离正在逐渐缩小。
此外,尽管四线及以下城市的顾客互联网购险消费水平不及“三高人群”,但得益于互联网遍及带来的购险快捷性,许多曾经未触摸过稳妥的小镇和乡村人群表现出很大的稳妥消费潜力,且由于基数巨大,未来有望成为互联网稳妥新的添加极。由此能够预见,互联网用户规划和稳妥消费才能将会持续添加,互联网稳妥将持续坚持高速添加。
关于互联网稳妥消费集体有哪些购险特色,《陈述》数据显现,顾客已购买过的稳妥产品中,车险遥遥领先,占比到达62%;紧随其后的是医疗险,占比45%;以及意外险,占比42%。这与线下途径有着显着差异,性价比高感动了互联网稳妥顾客,不过仍有一些顾客并非价格灵敏型。以报销型医疗险年度花费为例,陈述显现,三分之一顾客能够承受区间会集在501-2000元,但还有超10%顾客对价格不灵敏,以为只需服务好,能承受高价格。
互联网稳妥顾客并非一味寻求价格低,用户对好服务的需求可见一斑,优质服务不只能够赢得口碑,也能够为产品定价添加“砝码”。无论是购险前仍是购险后,理赔问题都是顾客最为重视的。职业普遍以为,“理赔”和“信赖”二者相得益彰,品牌公信力越高,用户信赖度越高,越信赖理赔有保证。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讨院副院长、我国稳妥与养老金研讨中心主任魏晨阳以为:“用户关于理赔的忧虑不单纯是信赖问题,也折射出稳妥产品的问题。现在的稳妥产品和条款的规划过于杂乱,用户了解运用稳妥的门槛过高,造成了许多用户关于稳妥条款一知半解,由于不知道所以忧虑。用户往往不确定自己是否契合承保条件,忧虑条款中有‘躲藏的圈套’,忧虑有危险时被拒赔。假如稳妥公司在规划产品时,能够愈加简单明了,就能让更多的用户触摸稳妥,承受稳妥,构成良性开展。”
除了一起重视理赔外,用户在购险前后的重视点略有差异。在购险前,顾客一起还会重视稳妥公司/渠道实力及合规性等,以及售后的服务质量。用户关于增值服务的重视,或许正是国内稳妥消费心思的表现。许多人以为”买了稳妥不出险理赔便是亏了”,为了“让自己不亏”就期望取得更多的增值服务,以补偿“消费丢失”。由此可见,增值服务有望成为感动用户的营销亮点,也可经过屡次互动增强用户粘性。
经过调研数据,《陈述》指出不同人群的购险行为有着显着差异。从性别上看,男性作为家庭支柱,更倾向于购买人身险、意外险等,期望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责任感更强,而女人更为克勤克俭,承当了家庭财政规划、旅行规划等,期望为家庭生活添砖加瓦。从年纪上看,80后/90后更会因进入人生新阶段而购买稳妥,而60后/70后更易被身边人或自己的健康状况牵动而购险。
一起从购买稳妥产品的类型上看,90后关于“理财稳妥”更为喜爱,购买过“理财稳妥”的90后占一切参加调研90后人群的35%;70后/80后更“惜命”,更热心医疗险;60后则更倾向于“财富传承”,购险最偏好人寿稳妥。
别的,《陈述》显现,关于未来的互联网稳妥的趋势来说,“非标体”、“低门槛”有望成为互联网稳妥突破口。三成顾客期待在针对特别疾病的产品上能够有更多挑选,重视参保门槛。能够预见,带病体等特别人群稳妥需求将持续添加,在非标体、晚年集体等蓝海商场,互联网稳妥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