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是医疗器械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医疗器械第四大细分商场。依据Evaluate MedTech,按商场规划计,骨科相关的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细分职业排名第四,仅次于体外确诊(In Vitro Diagnosis,IVD)、汗水管及印象体系。
骨科器械首要用于骨科类疾病的医治和恢复,包含骨科手术器械和和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两大类。
其间,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一般也被称为骨科植入耗材,是最首要的骨科产品。骨科耗材是指用于人体骨骼及相关软安排的代替、修正、弥补及填充的一大类植入物、手术耗材的总称。因为长时间植入人体,对人体的生命和健康有着严重影响,一般归于三类植入耗材,而且价值相对较高,是高值医用耗材。
依照医治视点(部位)的不同进行区别,骨科植入耗材又可分为脊柱、伤口、关节、运动医学、骨修正资料这五个首要细分范畴。
从全球商场看,2018年,全球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各细分范畴中,关节类产品占有了首要商场份额,占比约37%;脊柱类、伤口类和运动医学类占比别离为18%,14%和11%。
国外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商场因为起步早,经过多年的整合并购,全体开展已较为老练,商场会集度高。有关核算显现,2018年,海外前十大厂商占有整个商场92.8%的商场份额;前五大企业强生、捷迈邦美、史赛克、美敦力和施乐辉占全球商场份额算计约62%。
单一细分赛道的首要商场份额相同被几家头部企业分割。如在伤口范畴,强生占有肯定抢先位置,2018年市占率到达36%,第二名史赛克占比20%;脊柱范畴,美敦力优势显着,占比高达28%,强生和Nuvasive别离占比15%和10%;关节范畴,捷迈邦美占有27%的商场份额,位居榜首,史赛克和强生别离占有19%和18%。
相较之下,国内骨科商场因起步较晚,全体没有开发老练,一起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与关节类产品占有全球最大商场份额不同,我国骨科植入耗材细分商场最大类别在较长时间里都是伤口类,这是因为伤口类产品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不过,脊柱和关节类产品近年来开展迅速。2019年,脊柱类现已超越伤口类成为商场份额最大的骨科品类,占比到达29%。估计到2023年,关节产品将成为骨科最大细分范畴,占比30%,运动医学范畴也可取得进一步开展,占比到达10%。
从竞赛格式看,现在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商场首要被外资巨子主导,而且职业会集度较国外相对不高。其间约四成的商场份额被前五家企业占有,包含强生(17.2%)、美敦力(9.7%)、捷迈邦美(6%)、史赛克(5.2%)四家跨国外企,而威高骨科是其间仅有一家国内厂商,2019年商场份额为4.61%。
就企业层面而言,全球大型骨科器械公司均为世界化公司,出售散布在全球各地。而且经过持续的并购,不断扩展骨科产品线,逐渐生长为职业龙头。而国内企业因为起步较晚堆集有限,因而相较外资巨子,在技能水平、产质量量、品牌影响力等各方面依然存在着必定的距离,包含产能和产值首要会集在技能含量较低的伤口类产品等。
国内骨科职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仍有必定距离。以骨科手术全体浸透率而言,国内伤口、脊柱和关节类浸透率别离是4.9%、1.5%和0.6%,对应美国的浸透率则别离是21.9%、3.8%和43%,但这也从旁边面反映这个职业还有较大的开展潜力。
骨科商场的长时间添加根底是人口老龄化。这是因为跟着人年纪的添加,骨科疾病的发病率也越高。比方,跟着年纪添加,钙丢失简单引发骨质疏松,人更简单骨折;别的,脊椎病、关节炎、关节肿瘤等其他骨科疾病的产生概率也会大幅上升。
据相关核算,在国内骨科病患中,60岁以上人群患病占比44.1%。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在20%;60岁以上白叟中有约55%患有关节疾病、颈腰椎发病率在20%-30%;65岁以上老年人颈腰椎发病率达50%。
由此可见,跟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开展,我国骨科疾病的患患者数也将随之添加,然后带动对骨科医疗器械的需求。
据国家核算局数据,2010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19亿添加至1.76亿,全体添加48%;占总人口比重从8.87%添加至12.57%。而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商场的出售收入则由164亿元添加至308亿元,复合添加率达17.03%。
未来,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将进一步添加。一起据标点信息的相关研讨猜测,以2019年的308亿元为根底,估计到2024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商场规划将到达607亿元左右,未来5年的复合添加率在14.51%左右。
为下降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减轻患者医治担负及医保基金付出压力,从2018年起,新建立的国家医保局开端逐渐推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国家会集带量收买(也简称为“集采”或“国采”)。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首要从冠脉支架开端,骨科人工关节是第二个国采品种。
冠脉支架国采于2020年11月5日在天津落地完结,集采后,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一举降至700元左右,中选产品价格降幅都在90%以上。
2021年9月14日,人工关节也完结了国家集采,参与此次集采的人工关节产品包含初度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简称“髋关节”)和初度置换人工全膝关节(简称“膝关节”)。
共有48家企业参与竞标,终究44家中选,中选率92%。拟中选髋关节均匀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均匀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均匀降价82%。
高值医用耗材第三个国采品种估计是骨科脊柱产品。本年2月,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曾在国务院方针例行吹风会上介绍称,本年的高值医用耗材国采计划进一步延伸到脊柱类耗材,争夺上半年有一套开始的计划,条件老练的状况下,本年能够顺利进行开标。
带量收买关于高值医用耗材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尽管集采下降了产品价格,但与此一起也能开释一部分需求,添加临床运用量。
以冠脉支架为例,从国家安排高值医用耗材联合收买办公室(下称“联采办”)发表的信息来看,集采落地今后,因为支架价格大幅下降,患者需求得以开释,因而医疗机构运用状况快于预期。
冠脉支架国家集采成果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履行。据联采办公告,2021年1-8月,医疗机构共运用中选产品(悉数为铬合金支架)110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71万个)添加54%,前8个月运用总量已超越全国全年协议收买量(107万个)。
据国家医保局核算,2019年国内初度置换全膝关节和初度置换全髋关节算计用量超越了70万个,2020年因为疫情医院医治活动遭到影响,这个数字下降到50万左右。在疫情安稳的状况下,估计集采后这个数字能够添加至100万左右。
不过,因为降价显着,因而带量收买终究依然会导致商场规划的萎缩。比方国家冠脉支架带量收买,因为支架的价格降幅均匀到达90%以上,因而支架的商场规划也相应由约100亿萎缩到10亿左右。
依据最新核算,若不考虑带量收买,国内伤口、脊柱、关节植入耗材商场规划估计别离在120亿元、117亿元、121亿元左右。国家带量收买之后,估计这三类产品商场将从约120亿元的规划缩至40亿元-60亿元左右(依照降价50%-80%核算)。
骨科器械工业链包含上、中、下流三部分。其间,上游首要是加工工厂和资料供给商,中游是厂家,下流则是服务供给商(包含配送商、经销商)及终端医院。
骨科植入耗材的上游首要资料包含不锈钢、金属合金、医用钛材、无机非金属资料(羟基磷灰石等)、高分子资料(聚醚醚酮PEEK)和可吸收资料(聚乳酸)等。
因为是被长时间植入人体内,所以资料的安全性特别重要,现在中心的要害原资料仍以海外进口居多。比方,关节产品的首要原资料生物陶瓷组件一般由德国CeramTec GmbH公司供给、椎间交融器的聚醚醚酮PEEK棒大部分来源于英国Invibio公司等。
揭露资料显现,这些国外厂商大多是具有全球独占位置的供货商,其产品技能含量较高,国内外较少有代替供货商能够出产同种质量的原资料。一起,为确保产质量量的一惯性,企业也很少会随意替换供货商。
不过在带量收买之后,因为有降本增效的需求,加上多供给途径可涣散收买危险,因而骨科企业将会活跃开辟其他合格供货商,对国产厂商而言将会是可贵的进口代替时机。如春立医疗在科创板IPO问询时便曾泄漏称,公司在持续收买德国CeramTec GmbH公司的陶瓷原资料的一起,活跃发掘潜在境内代替供货商,如河北大洲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等,两边正在就价格、技能及运用作用等详细状况进行触摸交流。
现在,包含骨科在内的国内医疗器械商场全体依然呈现多、小、弱的特色。详细体现在:尽管企业数以万计,但规划企业数量有限;尽管近年来涌现出一批研制才能强、技能含量高的代表性企业,但在绝大多数范畴,国外企业在技能和质量上依然遥遥抢先于国内,国内企业占有中低端商场、国外企业占有高端商场是一个长时间存在的现状。
在这样一种商场大环境之下,国家带量收买方针对医疗器械职业的影响能够是多维度的,又极端深远。短期来看,医疗产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遭到冲击;但从更久远来说,集采能够促进职业洗牌、重塑工业格式,从而倒逼医药工业结构晋级、迈向高质量开展。
尽管在集采大幅降价的状况下,职业一切参与者的利润率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揉捏,但规划较大且产品多元化的龙头企业往往被以为具有更强的抵挡危险的才能。一则,规划化运营更简单摊销本钱;二则,产品线丰厚有助于分摊危险。以威高骨科为例,公司多年一向履行多品牌战略,不管是脊柱、伤口仍是关节类产品,均有多个品牌,因而公司在招招标战略上采纳多品牌招标战略,以坚持较高的中标率和中标价格。
因而,跟着集采的推动,职业洗牌最早筛选的估计更多会是一些中小玩家,而龙头企业在阅历开始的阵痛期后有望强者恒强,整个职业的会集度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018年,国内前五大公司(且大部分为跨国外企)算计商场份额近40%,低于全球前五大公司近60%的份额,集采后国产头部优势企业有望进一步提高商场份额。
除此之外,带量收买推动医药工业结构调整还体现在,关于一些国产化程度较低的品种来说,能够经过带量收买加快国产代替进程。
首要,从方针导向看,医疗器械国产化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方针鼓舞和支撑医疗器械的国产代替,从鼓舞国产到优先国产,再到现在的收买国产,方针为国产设备供给了一个愈加有利的竞赛环境。带量收买相同如此,以人工关节国采为例,将国产与进口品牌不作区别放在同一组竞价,在规矩设置上就愈加利好国产品牌。
别的,进口品牌在国内商场经过多年运营,已构成强壮的途径资源及患者根底,因而本乡企业的进口代替路途往往走得较为艰苦。不过集采却有望改动这种状况,这是因为集采能够协助中标企业直接“入院”,完结产品直供医院,由此下降企业对途径的依靠,以及中心的流转和营销本钱。
例如,经过参与当地及联盟集采,人工晶体企业爱博医疗促进了终端客户数量和销量的持续添加。反应到成绩上,是2021年公司“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营收同比添加36.37%至3.05亿元,占全年营收的70.32%。
就骨科植入耗材而言,现在整个职业的国产化程度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据Eshare医械汇数据,2019年我国骨科植入商场中排名前十名的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数量相等,但从商场份额视点来看,5家进口品牌的市占率到达37.1%,而5家国产品牌的市占率仅为17.76%。
一起,各细分范畴的状况也有所不同,其间伤口商场国产化份额已到70%,脊柱商场国产化份额为40%,关节商场国产化份额为30%,运动医学商场国产化份额仅为5%左右。
因而,脊柱范畴仍有必定国产代替空间,关节和运动医学范畴国产代替空间较大。
尽管关于龙头企业来说,走出带量收买的冲击的时机要远远大于其他中小企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带量收买之后,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更多仍是应战。怎么缩小与海外跨国巨子的距离?怎么在萎缩的商场中寻觅新的添加点,这些都是亟需考虑的问题。
结合部分企业的最新动向,剖析以为,集采之后国内骨科职业将进一步向世界挨近,企业一起将加快对新范畴、新方向进行布局,包含智能化骨科、生物资料、运动医学等。
在数字化、智能化骨科范畴,国外骨科巨子现已走在前头。以美国骨科巨子美敦力为例,在2020年头公司新任首席履行官Geoff Martha就任之后,随即就为美敦力确立了新的公司开展战略,即“数据化、人工智能化和自动化”。其间,手术机器人300024)正是这个战略落地的重要工业渠道之一。
事实上,经过收买或自主研制,脊柱、关节、伤口等手术机器人现已成为海外一众骨科巨子的标配,而手术机器人也正在重塑整个骨科格式。
相较传统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能够战胜人手术的生理限制,具有操作精度高、可重复性高、安稳性高级特色。
以关节置换手术为例,翻修率是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的成果点评目标之一。传统关节手术现在的翻修率依然较高,据相关文献核算,这个数字乃至高达15%-20%。也就是说,现在植入假体的患者在15、20年今后,有大约15%-20%的患者要从头回到医院承受翻修手术。而且,翻修手术的本钱远远高于初度置换手术,是后者的5-10倍。
但手术机器人能够将每台关节手术假体植入的视点控制在1度以内(人工操作不安稳且差错较大),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因而能够很好地下降关节手术的翻修率。
和国外比较,国内骨科企业在这一范畴的布局要慢上许多,而且从已有的揭露信息看,现在仍只要春立医疗等部分企业触及。不过,在集采的倒逼之下,估计未来国内企业将加快在这一范畴的投入。
揭露资料显现,到现在,本年国内已有四款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相关企业包含微创医疗、和华博瑞、骨圣元华等。而在此之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骨科手术机器人首要会集在脊柱范畴,包含美敦力旗下Mazor Robotics的Renaissance(脊柱外科)、捷迈邦美旗下MEDTECH的ROSA ONE(脑外科+脊柱外科)以及天智航的“TiRobot”(又叫“天玑”)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伤口骨科+脊柱外科)。
除了智能化、自动化骨科以外,骨科生物资料是现在骨科新式范畴中的另一大顶尖技能。
生物资料(Biomaterials)是可植入人体且生物相容性极好的资料,对人体病损安排或器官进行修正、替换,或增进其器官功用,既有天然生物资料,也有组成生物资料,或是它们的复合。
生物资料在骨科临床的使用非常广泛,骨科生物医用资料约占全球商场的38%,位居榜首位。按资料的组成和结构,生物医用资料可分为医用金属、医用高分子、生物陶瓷、医用复合资料、生物衍生资料等。
我国生物医用资料工业没有构成规划,企业根本只能出产中、低端产品,70%以上的高端产品仍需求依靠进口。企业层面,状况依然和手术机器人职业相似,即国外骨科巨子现已占有这个商场中的大部分份额,包含强生、美敦力、史赛克等,而国内骨科企业的布局还有限。
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堆集,尽管取得了不错的开展,但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也成了再进一步的阻止,如企业大多会集于中、低端产品的研制,在许多技能门槛较低的细分范畴同质化竞赛剧烈等。因而,我国的骨科职业和企业亟需完结从求生存到谋开展的结构调整与转型。
国家带量收买方针从外表看是为了让虚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但背面的根底是国产工业链的日趋老练,一些技能门槛低、国产化程度高的产品注定将走向低毛利。而在职业革新之际,产品管线丰厚、归纳实力强、在一些新式范畴有必定先发优势的企业或也更有期望饱尝住风波的冲击。
现在,国内骨科职业的代表企业首要有威高骨科、大博医疗002901)、春立医疗、爱康医疗、三友医疗、凯利泰300326)等几家。
威高骨科建立于2005年,是国内抢先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之一。以商场份额计,在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范畴位居国内厂商榜首,职业第五(前四均是跨国外企)。
威高骨科首要产品线包含脊柱、伤口和关节,公司在各细分范畴均排名靠前,显现公司归纳实力较强。其间,脊柱类产品商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榜首、全职业第三;伤口类产品商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二、全职业第五;关节类产品商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三、全职业第七。
2021年,威高骨科全年营收21.54亿元,归母净利润6.9亿元。其间脊柱、伤口、关节占主运营务收入的份额别离为47.41%、28.30%、21.78%。
作为国内骨科龙头,威高骨科的产品布局相对全面,不只全面掩盖脊柱、伤口、关节三大中心赛道,一起对运动医学也早有布局。但到现在,公司还未进入骨科机器人的研制。
在威高骨科年报发表的8个在研项目中,双涂层交融器和生物诱导型可吸收带线锚钉被列为“添补国产空白”,现在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他6个项目则被列为现有产品系列内的扩大,或现有产品的晋级、优化。
未来,威高骨科将持续弥补现有主运营务产品线,引进“数字化、智能化、微创化”的新技能及手术疗法,并拓宽整合上下流要点工业链,依托“新技能、新资料、新范畴”的产品开展战略布局。
大博医疗于2004年在厦门建立,公司榜首大主运营务为骨科伤口类,其次是脊柱类产品。其间伤口类产品商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榜首、全职业第三,仅次于美敦力和史赛克;脊柱类产品位居国内厂商第二。
2021年,大博医疗运营收入19.94亿元,净利润6.73亿元。伤口类产品和脊柱类产品占运营收入的比重别离为56.54%和28.35%。
大博医疗安身伤口和脊柱,并逐渐向运动医学、颅颌面外科、普外科、微创外科及齿科等范畴拓宽。公司事务定位与威高骨科定位相似,都是向骨科耗材全范畴布局,不过威高骨科优势在脊柱和关节,而大博医疗优势在伤口。
三友医疗建立于2005年,公司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首要产品包含脊柱类、伤口类植入耗材,其间脊柱是公司营收的肯定主力。据三友医疗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度的主运营务收入5.9亿元,其间脊柱类产品收入5.16亿元,占主运营务收入份额到达87%,伤口类产品收入占比约5%。
核算显现,在我国脊柱植入类耗材商场份额中,2019年三友医疗商场份额占比为挨近超3%,位居全职业第五,国产厂家第三。
从公司曩昔的动作看,三友医疗一向专心于环绕脊柱赛道进行布局,并致力于从骨科植入物解决计划的研制到供给整个手术解决计划,包含2021年拿下水木天篷公司控股权,后者具有可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超声骨刀和超声止血刀,标明公司专心化的运营战略。不过,从短期看,公司单品独大,集采之后也可能会面对较大的成绩动摇。
据三友医疗在最新的年报中所述,未来公司将持续探究无源类高值耗材和有源类手术医治设备在疗法上的有机结合,发挥有源类产品与公司主运营务的协同性。
爱康医疗建立于2016年,是国产关节龙头,专心于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植入物。公司自2009年起布局3D打印植入物产品,已成功打造多款获批产品,在该范畴建立起比较显着的先发优势,并借此切入脊柱和伤口商场。
因为产品均会集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缺少供给齐备关节产品线的才能,因而爱康医疗较早遭到集采冲击。2021年爱康医疗成为骨科高值耗材榜首队伍中为数不多的,运营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双降”的上市公司。其间营收7.61亿元,同比下降26.5%;毛利4.99亿元,同比下降30.1%;年内溢利9261.9万元,同比下降70.5%。
爱康医疗称,公司未来的研制要点仍是以3D打印定制化产品为主,凭借3D打印技能优势,加强和医院的协作,供给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拓宽中高端商场份额。别的,手术机器人方面,爱康医疗推出了VTS智能手术机器人渠道。
春立医疗是仅有一家“A+H“两地上市的骨科耗材企业,中心是关节产品,还有一小部分脊柱产品。
2021年,春立医疗总收入11.08亿元,净利润3.2亿元,其间关节假体收入10.4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超90%。
2019年数据显现,春立医疗关节类植入耗材国内市占率约8.96%,稍低于爱康医疗的9%,在一切本乡企业中排名第二、在我国一切关节假体职业企业(包含国外企业)中排名第四。
与三友医疗深耕脊柱赛道相似,春立医疗安身于关节产品的全方位研制。从品种上来看,春立关节产品品种最为完全,是商场上具有注册关节假体品种最多的企业,掩盖了髋膝肩肘各个部位。
战略布局上,现在春立医疗的要点首要是落在3D打印技能、生物医用资料和新资料。3D打印技能储藏方面,公司已引进多种不同工艺类型的3D打印设备,“定制个体化假体系列产品研制项目”亦在推动中。新资料技能方面,公司已对多孔钽资料、镁资料等进行研讨开发,相关研讨项目包含“多孔钽骨修正资料及植入性产品开发与临床使用”、“钽技能系列产品研制项目”、“新式生物医用资料系列产品研制”等。
凯利泰建立于2005年,2012年于A股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自建立以来首要从事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体系的研制、出产和出售,产品首要用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紧缩性骨折的临床微创手术医治,详细包含经皮椎体成形(PVP)手术体系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手术体系。
依据凯利泰2021年年报,公司当年主运营务收入为12.69亿元,其间椎体成形微创产品收入5.52亿元,占主运营务收入份额到达43.5%。
经过多年培养,不断对既有产品进行晋级,一起环绕PKP手术供给体系性的解决计划,凯利泰因而在脊柱微创范畴建立了比较显着的优势。与此一起,经过收买Elliquence公司,凯利泰切入椎间孔镜下微创手术技能,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脊椎微创范畴的优势。
但在另一方面,因为限制于骨科脊柱微创范畴,商场提高空间有限,意味着公司或较简单触达成绩天花板。一起,凯利泰的冠脉支架事务受国家带量收买方针的影响也较大。
现在,除脊柱微创手术以外,凯利泰在运动医学范畴作了较多储藏,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已清晰布局运动医学的企业之一,公司现已拿证的产品包含带线铆钉,关节镜体系等。除了母公司的运动医学产品外,凯利泰还经过参股利格泰来添加对运动医学范畴的投入和布局。
(本研讨首发于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App,作者:徐红 科创智库。想取得更多抢手公司研讨及职业投研,可下载科创板日报APP)
但斌真的加仓了?!多只产品动摇起伏添加,曾说大时机鄙人半年…A股将反弹至何方?
超级风暴!10万亿商场大动乱,奥秘推文引爆?最牛旗手忽然提示危险,欧洲央行紧迫出手,影响多大?
突发暴雷!3万股民被炸懵,3个月亏光一年收入!这家高新技能企业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被立案,原因竟是...股民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