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位于枝江市董市镇的宜昌三江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一尾尾铜鱼在水池内欢快游弋。“这批鱼早就被客户预订了,几个月后出塘,售价200元/公斤!”公司CEO刘灯红说。
三江渔业让珍稀铜鱼“游”上餐桌,是宜昌种子种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推动科研创新,提升自主育种能力,强化种质资源保护,现代种业产业链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澎湃动能。
芒种时节,位于长阳的湖北康农种业有限公司工人们分外忙碌,8万公斤玉米良种近期出口安哥拉,宜昌种子即将在非洲大地开枝散叶。
作为一家地处深山的种业企业,快速地发展的秘诀何在?总经理彭绪冰一语中的: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
公司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研发,43%的人员从事育种攻关,年均科研投入占全年出售的收益的6%以上。
在有“小林海”之称的远安县,湖北森源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省首家获得一级菌种生产资质的企业,也是全国顶级规模的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之一。
科技创新不止步,为逐步提升企业菌种繁育能力,今年,森源公司启动食药用菌研产销一体化项目,建成后菌种菌包年产能将达到5000万袋,打造全国菌种繁育生产销售的头部企业。
宜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着种质资源基因库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柑橘、茶叶、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壮大,种子种苗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森源公司有液体桑黄菌种技术和固体桑黄菌种技术,液体菌种发菌更快,但固体菌种更易保存,两种形态的菌种各具优势。桑黄种植现在主要有三种模式,目前已是桑黄批量种植的第四年。(来源:三峡日报)
‘种业不强’不仅制约企业未来的发展,还影响老百姓餐桌安全。只有自主育种,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康农种业建立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保证良种供给。在甘肃张掖、宁夏青铜峡、新疆昌吉和伊犁、云南大理等地合理区域布局,2024年制种总面积8.03万亩。
眼下,由宜昌市、夷陵区两级畜牧兽医部门联合湖北致清和农牧有限公司等单位培育的“宜陵绵羊”新品种即将迎来国家专家组现场核查验收。
我市计划“宜陵绵羊”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后,实现短期内“宜陵绵羊”存栏达到1.5万只,育种核心群3000只以上,为全市肉羊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种源保障。
6月16日,在位于枝江市仙女镇的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夷陵牛保种场,记者看到,几十头夷陵牛正在山坡上吃草,还时不时撒欢嬉戏。“目前,保种场夷陵牛核心种群达到450只,比2018年刚启动保种工作时增加了两倍。”公司副总经理谢茁透露。
我市强化种源保护,建立夷陵牛核心保种场、良种繁育基地,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夷陵牛品种资源保护。以用促保,推进夷陵牛开发利用,丰联佳沃公司成功研发出夷陵牛雪花牛肉,填补了宜昌高档牛肉的空白。
推进种业振兴,种质资源保护特别的重要。市种子监督站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强化清平猪、双莲鸡、宜昌白山羊、夷陵牛、五峰花鸡五大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护力度,先后将宜昌白山羊、清平猪的胚胎和冻精等纳入国家种质资源库永久保存,实现了永续利用。一个个优质本地种质资源,通过以用促保,实现了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壮大的双赢。